第(3/3)页 随行的干部,警卫全部下车。 由于分队站得太开,远处的人看这边,估计也就大概看到一个轮廓。 所以秦全安也没必要再讲话了,这种时候,也并不需要通过话语去表达什么。 几人齐刷刷的回礼。 而后登车离开。 等陈默从营区乘车,着急忙慌的赶到现场时。 首长已经走远。 陈默驻足在原地看了很久,才对着远处的指挥士官长招手,示意集合部队。 没有什么豪言壮语,没有什么铁血场面,整个蓝军营战车停在原地没有动。 战士如同洪水般汇聚到一处。 “报告,装甲一分队到位!” “报告,装甲二分队到位!” “报告,装甲三分队到位!” “报告,医疗分队就绪!” “报告,电子侦察分队就绪!” “.” 经过这几天协同突击训练,陈默针对二十七个分队进行重新编组命名,并且根据不同指挥官的指挥习惯。 也分别担任了不同分队的指挥官。 如今的蓝军营说强大还谈不上,问题太多了,但相比各连刚刚到基地那会,已然算是脱胎换骨。 “报告营长,全营集合完毕,应到1063人,实到1050人,一名肺气肿正在休养,十二名留守哨兵,请指示!” 营值班员大声的汇报各连情况。 “稍息!” “是!” 值班员转体,下达稍息口令。 陈默迈着齐步走到队列跟前,看着一千名士兵昂首挺胸,有些信心比较足的,更是把胸膛挺得跟火鸡一样,比其他战士都能高出半个头。 表情非常骄傲。 “命令!!” 陈默煞气腾腾的开口。 唰!!! 命令两个字,可比“讲一下”,要正式的多了。 队列瞬间从稍息变成立正,军靴磕脚跟的声音如雷声般震耳。 陈默后退几步,目光如刀子般扫视队列。 “同志们,所谓十年磨一剑,霜刃未曾试,我们蓝军营没有磨十年,我们只有几天的时间。” “但就是这几天,足够我们杀向西北,明天就是启程的时候了。” “今天下午,不再要求协同突击集训,各分队只需要看以前的建模,多看,多想,休息好之后。” “明天启程。” “同志们,我这点职务没资格代表党和人民,但咱们的使命,咱们的任务,人民会看到,上面会看到。” “这次的敌人再凶悍都没什么,老规矩,在场的都是老同志了,不就是打仗嘛。” “不就是信息化嘛,军官带士官,士官带老兵,老兵带新兵,咱们一块冲。” “这个队,由我来带。” “以前,你们总说自己是主力,现在,当主力的机会来了。” “同志们,你们做好战斗的准备了嘛?” “时刻准备着!时刻准备!!时刻准备着!!!” “同志们,党和人民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,此次军演,别人怎么样我不管,但我们肩负着实验信息化的重任,这个过程会很苦,面对大规模的战场,我们甚至要在夹缝中求生存。” “接下来很多天,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突发事件,环境可能会更恶劣,但上面的首长再等着我们,无数的学院老教授,在殷切的期盼着。” “同志们,你们准备好了吗?” “蓝军营,杀!!!!” 一声声爆吼从队列中传出。 陈默之所以在动员中说这些话,那是因为现场所有干部都知道信息化实验的重要性。 这不单单是一场演习。 更是一次为野战部队趟出新体系,争出一条路的实验。 动员结束了。 8月7日下午,蓝军营野外训练区被一种大战将至,不死不休的空气包裹着。 陈默有一句话,算是说到了很多连队战士的心坎里。 天天喊着自己是主力,这一次,真的要成为主力去西北战场了。 谈不上悲壮,因为谁也不知道,在战场上他们敌人是谁,有多么强大。 更谈不上轻松,毕竟喊了这么久的大战终于来了。 下午五点。 军区后勤部运输营派两辆142运输车,将所需新军装全部运过来。 下午五点半。 整个蓝军营换上新军装,新军靴,写遗书,排着队给家里打电话。 抱平安!! 演习并不是百分百的安全,尤其是这个年代,每次大规模军演都有伤亡指标。 更何况是维持半个月,不停高强度的机动,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次挑战。 从吃过晚饭开始。 陈默就独自一个人,跑到营区后方的土坡上,香烟一根接着一根,脑海中不断的在推演蓝军营现有的战斗力。 说实话,他也不知道这次导演部会给他们什么剧本,更不清楚,之前说得开卷考试还做不做数。 一切都是未知。 让他也压力极大。 一个人足足呆了四五个小时,等营区所有分队都回宿舍休息时。 陈默才溜达着返回自己宿舍。 今夜,繁星点点,月光皎洁,将整个营区都照得如同铺上一层白纱。 景色很美,就是气氛有些压抑。 第二天上午八点,也就是8月8日。 刚刚吃过早饭,全营的战士正在宿舍收拾行装时。 呜. 一阵阵低沉的防空警报音,响彻营区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