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连两个犯错的干部都能吵起来,也是没谁了。 另一边。 陈默乘车返回黄龙王沟营区,这边的营区食堂够大,军区也安排了炊事排过来负责。 吃饭问题总算是解决了。 饿了几乎一天的两人,也没什么讲究,在食堂顺了十几个馒头,几根黄瓜,急匆匆的返回办公室。 兑着水,吃饱喝足后。 王建勇下楼抽烟,陈默则是拿出白天在附近观察时,所画出的地图,开始研究不同地形时,蓝军营怎么快速展开集群动链。 信息化首先满足的就是合成,而合成就不能打那种单一兵种的规模,集群突击,必须全营动起来,穿插作战。 不能像跟188师演习时,坦克营一堆,炮连一堆,高射连一堆,那种打法碰到编制稍微大点的遭遇战。 全营很容易被打掉一部分兵种火力,那蓝军营的实力会被大幅度削弱。 规划训练大纲是一件很耗精神,同样耗时间的事。 陈默往办公室一坐就是三个多小时,到了晚上九点多,跑到训练区查看时。 发现夜间照明条件太差,分队集训压根没办法进行,各连之间没有默契,不敢集训。 陈默干脆又出歪点子,带着一群干部视察战车,指定雷区,让工兵去模拟排雷。 协同嘛,那肯定就是所有连队,都别想好过。 打仗后勤很重要,机动时维修必须跟上,所以陈默就拿着几张破纸,在战车群里乱逛。 随机让战车出“事故”,纸贴在哪辆战车,哪个战车就是出事故。 事故情况还不一样,有些是该换炮管子,有些是该更换机油。 更可耻的是,好好的坦克,被贴上纸,那就要拆履带。 老炮本来就是装甲方面的技术大牛,这家伙,陈默坑人也算是坑到了自家班长的头上。 搞的大半夜,老炮要带着一群后勤兵,叮叮咣咣的砸履带。 两吨重的履带,砸下来,再一节节的安装上去。 医疗分队的女兵不是娇柔嘛,手不能提,腰不能弯的,胆子还小,人还笨。 那更简单。 陈默专门在全营挑选块头大,体重够份量的同志,让他们模拟伤员。 于是。 集训场上就出现了很扎眼的一幕。 十几个生龙活虎的士兵,瘫坐在各个地方冒充战损,要求医疗队的女兵,通过对讲机快速定位。 要么抬着担架,要么推着小车,四处乱蹿着跑来跑去救治伤员。 陈默敢打保票,说让全营的人,在出发西北之前,把每天当做战争末日来过,可不是吹牛的。 他的原则挺简单。 哪怕是一头猪来到蓝军营,也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扭转身份,变成一头会踢正步,会严格要求自己的军猪。 一直折腾到晚上十一点,陈默才放各连的战士回去。 但士兵可以回去。 干部必须参加会议,总结今天训练的不足,商量并公布后续的要求。 晚上开会的内容,要在第二天早上五点碰头会议上,重新复述一遍。 要的就是折腾,不折腾,出不了新纪律。 时间来到后半夜。 也就是8月3号凌晨一点左右,陈默刚刚宣布散会,放走了那帮怨气比鬼还重的干部回去休息。 黄龙王沟营区内,热风拂面,刚刚得以放松的陈默,卷着裤腿,穿着背心,嘴里叼着烟卷,坐在路牙子上抽烟。 战士累了一天,躺那也不管热不热,有没有蚊子,一个个睡得呼噜响。 可他睡不着啊。 留给各连集训的时间越来越短,想想出发前,陆院领导的送别。 这压力就跟重重山峦背到身上似的,压得人喘不过来气。 王建勇也没睡,陪在跟前坐着。 两个人仰着大脑袋,只顾抽烟,连一点说话的力气都没了。 连续抽了五六根,就在陈默感觉到嗓子眼都疼痛,要起身回去休息时。 王建勇却一直扭头看着营区外的方向。 “怎么了班长?” 陈默寻着目光望过去,却什么都没发现。 “营长,外面应该是来人了,我刚才隐约听到发动机的声音。” “这时候来人?” 陈默怔了一下,他当侦察兵的时间很短,各方面牵扯到专业的话,不如连里的老兵警觉。 他没有怀疑王建勇的话。 快速起身,朝着营区大门的方向走去,王建勇紧随其后。 等他们来到营区外时。 隔着老远,就看到一个长长的车队,正在缓慢的朝着这边行驶。 车队里面有军用皮卡,拉着一个个大黑盒子,还带着天线,在昏黄的路灯下都能看清。 除此之外,后方还隐隐约约能看到一排206车载无人机的影子。 注意到这个车队,陈默咧嘴笑了笑:“首长效率还挺高。” “这应该是响箭的人来了。” “响箭?” 王建勇闻言一怔,他是侦察兵,自然知道东方神剑特种大队的名号,当初京都军区在很多空降兵部队和侦察兵集训营,挑选过人。 号称皇牌部队。 名声很大。 只不过特种部队在现实中,根本没有电视剧上吹得那么夸张,也不是人人都想去。 九十年代末,说起特种大队,顶多算是神秘一些,没有鼓吹的那么猛。 王建勇也只是愣了一下后,才仰头踮脚,朝着远处张望。 “营长,你怎么知道这是响箭的人?我啥也没看到啊。” “这是我找首长要的人,没有他们,信息化营就不算完整。” 陈默笑了笑,没有过多的解释。 有关信息化机密文件上,记录了所有新研发武器的配装以及研发设计单位的记录,就是为了方便信息化实验时,可以随时调动。 只不过,王建勇没看过那些文件。 陈默也就没必要过多的去解释了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