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伴随着罗耀武讲话结束。 直升机开始缓缓升空,随行的参谋团,根据制定好的机动预案,下达指令。 钢铁洪流开始行动。 从陈默的视角只能看到,原本在地面按照统一队形机动的战车群,不断转向分散,侦察连,后勤连,工兵连按照预案,有些随队,有些独自出动。 坦克营三个连队,被划分三个机动路线。 但这种划分并非按原来编制,或者说胡乱划分之类,机动预案商量了一夜,都是按照完整火力分组进行。 比如说坦克营一连,陈默当初代为指挥过的连队,九辆坦克脱离队列后,主战坦克炮塔统一斜角30度,装甲步战车,自行火箭弹车缀在后方。 每三辆战车之间,还会跟一辆由77式高射机枪构成的防空火力网,对准半空。 保证机动分队具备远程和防空的能力。 其他连队,比如说远程火箭炮连,高炮连,榴弹炮连,同样被坦克营穿插着组建成新火力分组。 从不同的方向出发。 这属于协同机动的一种。 从会议室看,似乎这些机动都挺容易。 但陈默心里很清楚,这种执行力,除了陆院实验过多次,积累下来的经验之外,每个跟随连队出行的参谋。 恐怕早就忙得不可开交了。 他们需要一边下达指令,一边和主战连队进行沟通,不断的记录机动数据,移动位置。 善于机械化作战的军官,都有一个普遍存在的意识。 那就是认同机械化战争,属于客观的力量博弈,喜欢并且习惯搞藏兵那一套,是高级将领最擅长的基础指挥手段。 只要利用好敌人的误判,可以在某些时态阶段,发挥对战役的致命一击。 陈默看过以前实验的记录,陆院起初是想从这个惯性思维上,利用信息化科技搏杀敌人。 毕竟,前两次实验根本没有无人机这种,飞行速度快,并且动静还小的侦察设备。 只能从战术角度插入信息化打法。 而这种预案机动的设定,陈默估计着,罗主任还是想利用藏兵心理,在西北战场,跟那些正师级的指挥官,正面较量较量。 因为,按照陈默自己的认知。 联合营都已经具备合成的体系,还有信息化科技加入。 再演练这些,多少带点多此一举的意思。 接下来,联合演练没什么特别关注的点。 机动路线不同。 先出动的侦察连,针对地形不断向后方汇报,后出动的单位,在不偏离机动方向的情况下。 尽可能避开崎岖的区域,加快速度,尽可能缩短机动时间。 整个联合营,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的着。 合训是大事。 无论怎么训,至少是所有人都该关注的重点。 可谁也没想到。 就在7月30日下午六点左右,联合营全体战士,还在饿着肚子,根据提前制定的路线机动时。 裴帅军突然接到基地门口执勤战士的汇报,他脸色一变,气喘吁吁的跑到会议室。 在罗耀武跟前低声说了几句。 原本认真观看演练的罗主任,得到回报时,都是神情一怔,好一会,他才起身拍了拍手。 “同志们,恐怕这次军演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乐观。” “咱们还没出发,金城军区的人就来了,现在已经到了门外。” “金城军区,谁来了?” 罗耀武的话,当即吸引了在场所有人的注意力。 军区秦参谋长更是直接抬头蹙眉道:“老罗,谁来了?” “21军,61师的王师长。” 罗耀武脸色平静。 可坐在后头一直看合训的陈默,却是神情一怔。 说实话,金城军区他熟悉的部队还真不多,要说别的单位他估计很多都没听过。 可要说61师,陈默却相当熟悉啊。 那不就是他在陆院402宿舍,认识的谢勇和丁泽亮二人所在的师? 61师182团二营6连,就是鼎鼎大名的夜老虎侦察连。 西北军演还没开始,金城军区就有人过来。 并且一来就这么精准的找到基地,这人怎么看,都像是不速之客啊。 咋地,是要下战书,还是跑过来刺探情报? 陈默心里琢磨着。 也不怪他有这种想法啊,为确保今年阅兵能够正常进行。 总参谋部一共安排了两个大规模的演习场,一个粤南,由金陵军区和羊城军区参战。 另一个是西北,只有一个金城军区参战。 陆院突然被派过去,横插一脚,对于人家金城军区21军和47军来讲,他们所谓的信息化联合营。 同样是不速之客啊。 人家这时候派人上门,要说带着善意过来,怕是没人相信。 第(3/3)页